为推动落实《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升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加快推动“昆蒙框架”的目标落地,近期生态环境部又推出19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践成果,进一步展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宣传各地典型经验做法,树立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先进典范。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河北种子银行:守护旱作梯田生物多样性之美。
河北省涉县地处太行山地区中段,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是典型的太行山深山区县。王金庄村位于涉县旱作梯田核心区的井店镇,传承和保存了农业生物多样性,不仅有粮食和蔬菜作物的传统农家品种,还拥有木本粮食、药用植物等农家品种,是旱作梯田系统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型代表。
旱作梯田
王金庄村建立了北方首个社区种子银行——“王金庄农民种子银行”,保护和传承了旱作梯田种植的26科57属77种的171个传统作物品种,出台了《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王金庄农民种子银行管理办法(试行)》,助力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1年,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上,“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种子银行
涉县构建了“政府、科技、企业、农民、社会‘五位一体’的多方参与机制”,推动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一是在政府层面,完善组织制度建设,成立了旱作梯田保护领导小组,建立遗产保护与利用政策激励机制,有效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及特色农产品销售;二是在科技层面,加强院地交流合作,从生态学、地理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开展旱作梯田专题调查研究,为旱作梯田的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支撑;三是在企业层面,推动开发梯田农产品与特色旅游纪念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品牌培育;四是在农民层面,开展专业技术指导,举办培训班,组织当地农民赴外地参加培训学习;五是在社会层面,组建了“涉县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推动关心梯田保护与利用的各类群体共同参与到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中。
旱作梯田系统有着700多年传承历史,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互适应过程中,形成了旱作梯田系统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经验与技术,为现代农业提供借鉴。挖掘涉县旱作梯田农业物种与遗传多样性,开发梯田特色产品,为梯田特色农产品及传统农作物品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实践路径。